风楼阁信息2024免费-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全国楼凤约平台

党政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党政要闻 >> 正文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11:16:54  来源: 云南日报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大理洱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さ靥逑?,加强生态系统?;ず托薷?,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和重点湖泊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征程上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全省干部群众表示,要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锚定新目标,砥砺新征程,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云南力量。

  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生态家底丰厚,地位之重对应?;ぴ鹑沃?。守护好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求云南必须把生态环境?;し旁诟油怀鑫恢茫癖;ぱ劬σ谎;ど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深鼓舞着奋战在全省生态?;すぷ饕幌叩墓愦蟾刹恐肮ぁ?/p>

  “新征程上,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全力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处长胡箭说。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张钒表示,将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加快推进整体?;?、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围绕重要河湖、重点生态区域,加强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聚焦滇西北横断山水源涵养生态屏障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带、滇东滇东南岩溶石漠化带等重点地区,部署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探索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推动生态?;ば薷锤咧柿糠⒄?。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で俏沂×酱笊锒嘌缘厍暮诵那蛑?,既是生物多样性?;さ闹髡匠?,又是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第一线,更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典型试验场。“总书记高度关注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这为我们发挥独特生态区位优势,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围山国家级自然?;で芑ぞ志殖ぐ子裎乃怠?/p>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こ嗨泳褪潜;こそ?。昭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建梅表示,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结合起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扛起“源头责任”,统筹推进全面禁渔、“两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等“六大行动”,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ぃ苁榧堑闹匾不岸晕颐强蒲泄ぷ髡咛岢隽烁叩囊?。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我们有信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继续做好濒危物种的研究和?;すぷ?,以更多的科研成果助力祖国西南边陲绿水长流、青山常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静说。

  加强生态系统?;ず托薷?/strong>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有力的举措保护和修复生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新时代十年,我省活立木蓄积量从21.32亿立方米上升到24.10亿立方米、跃居全国第一,林木植被碳储量达11.7亿吨、占全国10.9%、位居全国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0.35%,湿地面积由56.35万公顷增加至60.93万公顷,森林、草原、湿地三大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持续提升。

  省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董德昆表示,新征程上,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聚焦石漠化、干热河谷、城市面山、乡村等重点区域,全力推进国土科学绿化和林草生态修复、提升林草碳汇能力、扩大城乡绿地面积和绿美效果,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贡献林草力量。

  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举措。在森林资源?;ぁ⑸薷粗卫淼确矫嫒〉孟灾尚У奈魉婺纱鲎遄灾沃?,正持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目前西双版纳国家热带植物园创建已经通过评估,有望在2025年内正式挂牌,亚洲象国家公园进入创建方案的优化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西双版纳州林草局局长朱洪进表示,将全力配合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强化与科研院所在珍稀濒危动植物扩繁方面的合作,深化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ず献鳎忧可;ず托薷?,促进生物多样性?;ぃν贫躺⒄乖偕闲绿ń?。

  珠江源头生机盎然,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节点,曲靖市沾益区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沾益区水务局局长杨勇进表示,将继续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ず托薷垂こ?,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理念,通过“建管并重、改革创新、全民参与”三大路径,持续强化水土保持重点区域?;ぜ喙?,让珠江源头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春日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三光村,春耕备耕正忙。这里曾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石漠荒山的生存发展困境,西畴县探索实践出“六子登科”的石漠化治理与绿色发展体系,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让嶙峋石漠蝶变为丰美绿洲,三光村实现了从“口袋村”到生态村、小康村的跨越。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无穷的经济价值,依托石漠化治理,我们真正实现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光村委会多依坪村党支部书记高仕仙高兴地说,村里引进公司种了5000多亩猕猴桃,每年群众能获得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我们将牢记嘱托,团结一心,继续?;ず美粗灰椎穆趟嗌?,发展好绿色生态产业,过上更美好的日子。”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进入新时代,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污染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逐“绿”而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是打造美丽中国“云南样板”的题中之义。

  云南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系统的?;こ尚е苯庸叵党そ饔蛏;と?。

  省水利厅河长(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李云飞说:“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扛牢扛实湖泊?;ぶ卫碚卧鹑?,严格‘两线三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科学治理,久久为功推进‘三治一改善’,坚决打好高原湖泊?;ぶ卫砉ゼ嵴健⒊志谜?,确保每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水利力量。”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昆明进一步做好滇池?;ぶ卫砉ぷ魈峁┝烁咀裱?、指明了前进方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袁亭聚表示,昆明将坚决扛牢扛实滇池?;ぶ卫淼恼卧鹑危凑丈剿痔锖萆呈且桓錾餐宓睦砟?,继续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力争让大观楼长联描述的“五百里滇池”美丽画卷早日重现。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考察时,在洱海边“立此存照”,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ず?rdquo;的重要指示。十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实施系列治理措施,推动洱海?;げ欢洗?ldquo;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

  大理州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利伟说:“今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洱??疾焓苣?,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并作出扎实推进重点湖泊环境治理的重要指示。我们将牢记嘱托再出发,以全面强化河湖长制为抓手,把洱海?;し旁诟油怀鑫恢?,像?;ぱ劬σ谎;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洱海,奋力把洱海打造成安澜、健康、智慧、文化、法治、发展的幸福河湖,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我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关键一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和污水治理相关工作,认真落实省级牵头部门责任,压实城市人民政府责任和各级河长责任,督促指导各城市落实“长制久清”长效管理机制。健全运维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全面排查问题,巩固治理成效;用好资金政策,完善治理设施;坚决打赢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新时代十年来,云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紧扣“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支撑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监测人,我们从总书记的嘱托中感受到了未来和方向,汲取了精神力量,将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在新征程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奋斗之姿态勇担时代之使命,不负青春之华年,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以生态环境?;ぜ嗖馓确嬷5?,推动高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绘好七彩云南生态画卷,不断擦亮美丽云南绿色底色。”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邱飞说。

  云南日报记者 胡晓蓉 王丹 王淑娟 李承韩 陈晓波 王世涵 沈迅 季征 戴振华 张雯 王琼梅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中央厨房?。?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