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才云
在干部的工作实践与价值追求中,政绩观是一个核心命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关乎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而衡量政绩的标尺,唯有实绩。
实绩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成果,绝非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有些领导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显绩,大张旗鼓地建设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项目,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对地方的长远发展、百姓的实际需求毫无助益。相反,那些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上的干部,秉持“长期主义”,聚焦于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或许短期内看不到显著的成效,但日积月累,却能给当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绩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愎ぷ髑吠蛐?矛盾问题错综复杂。只有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才能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群众的就业难题,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面对农村的贫困问题,干部精准施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干部创造实绩的过程,也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过程。
树立以实绩为导向的政绩观,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干部考核评价中,应更加注重对实绩的考察,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不仅要看干部取得了哪些成绩,更要看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是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同时,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对于干部自身而言,要牢记初心使命,摒弃功利之心,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