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熊鑫慧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要从“守正”和“创新”两个维度精进教学策略,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耕“守正”教学理念,夯实课堂育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个性化的教情和学情差异,导致道理的传达与接收之间出现偏差,基于此,需要深耕“守正”教学策略。一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讲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听得懂、用得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讲得接地气?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强大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针对个性化的教情和学情进行教学策略的革新,让理论飞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行。二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诠释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们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篇章,思政课教师应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春风化雨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编织成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让学生真切触摸到时代进步的脉搏,在心底种下自信的种子和昂扬奋进的斗志。三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阐释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展现,让学生收获源源不断的底气,拥有矢志不渝的文化自信。与时俱进的教学策略,是连接理论与新时代青年心灵的桥梁,是理论走进青年心灵的钥匙。
精进“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育人实效。思政课是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一要在创新教师“教”上下功夫。要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平台、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入手。用党的创新理论、与时俱进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的课程建设充盈教学内容;用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平台、资源和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从省情、校情、生情的角度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创新问题链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思想乐园;创新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思政课过程性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方式,让思政课教学效果客观且可评可测,助力教学效果提升。二是在创新学生“学”上下功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思政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重点,用创新的学习活动、学习任务、学习渠道和学习平台来引导学生爱上思政课,要把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理论思维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也要把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理解教学内容作为工作重点。
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教师。广大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以“理”服人,用真诚的关怀和满腔的热忱以“情”动人,用高尚的品德和纯粹的职业操守来以“德”育人,用无私的奉献和坚定的教育初心以“爱”化人。在心灵的广袤天地中,以高尚师德作指引,照亮青年成长征途,用智慧与爱心点亮学生的理想之光,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共同奔赴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