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评论员 吕仲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民营企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大展拳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从引领新能源革命到重构人工智能生态,从突破芯片“卡脖子”技术到参与航天高精尖研发,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向新而行、向高攀登”的姿态,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向“新”而行,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源于市场竞争的天然基因。数据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企业研发费用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5%。这种投入已经转化为技术突破的累累硕果:华为麒麟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宁德时代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更令人瞩目的是,在航天领域,民营企业研制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应用于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试验,打破了“国家队”垄断高精尖技术的传统格局。
这种创新能力的爆发,根植于民营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例如,宇树科技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业生产场景,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开启低空经济新赛道。民营企业通过“需求导向+技术迭代”模式,将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形成了“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向“高”攀登,民营企业推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重构。民营企业的“高”不仅体现在技术高度,更在于其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连续两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带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在人工智能领域,DeepSeek所建构的开源大模型,在多个行业和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在量子通信领域,科大国盾等民企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构建起自主可控的通信安全体系。这些突破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正从“发展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
政策环境的优化为这一跃升提供了制度保障?!睹裼么俳ǎú莅福肥状我粤⒎ㄐ问矫魅访裼笠灯降炔斡牍抑卮笙钅康娜ɡ?ldquo;两重两新”政策则为民营企业开放了万亿级市场空间。广东、浙江等地的实践表明,当民营企业能够牵头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共享重大基础设施时,其创新效能呈指数级增长。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是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也是民营企业自我超越的必然选择。民营企业的攀登之路仍需突破多重壁垒。一方面,部分企业面临模仿依赖与能力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融资难融资贵、知识产权?;げ蛔愕任侍馊灾圃即葱虑绷κ头拧?/span>
为应对这些挑战,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资源,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还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制度保障与市场活力“双向奔赴”,中国民营企业必将在全球科技版图中刻下更深的中国印记。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