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信息2024免费-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全国楼凤约平台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原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1日 09:47:52  来源: 云南理论网

  [导读]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本期理论版邀请专家学者从发展脉络、文化意蕴、文化自信、融入课堂等维度进行分析交流,以期为各方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作者 溥德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命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把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篇章。

  以制度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又强调,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第一次讲。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我们党在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要求,将创造治理现代化的奇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8年1月30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全党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经济结构合理、创新动力强劲、发展方式集约、实体经济振兴、体制机制健全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创新的经济体系、协调的经济体系、绿色的经济体系、开放的经济体系、共享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对“现代化”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勾画出203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轮廓: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具有标识性的现代化目标,要求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这些目标对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明确了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原创性提出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于基层治理现代化。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能力,夯实基础地位,更好发挥基层治理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而且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突出成为一个奋斗主题。围绕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蓝图。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既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辩证借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党的二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