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勤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从“十四五”到2035年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我省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均已颁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随着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有力实施,5个万亿元级和8个千亿元级产业的重点培育,我省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滇中新区深化改革创新作出了顶层设计。发挥区位、产业等优势,安宁市理应顺时应势,增强“对标找差、攀高图强”的志气和“破茧成蝶、淬火成钢”的勇气,奋力夺取“十四五”开局首战首胜。
推动产业转型 释放发展活力
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产业?;贫壹妒亟ㄉ?,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平芡痘?、昆明盐矿转型搬迁,加大磷石膏综合开发利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以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持续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园区发展影响力。
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规范创新政企沟通协商制度,持续推动减税降费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断增强国有企业造血能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基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满意度,努力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探索推进市场化人才培育模式,加大人才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高成长创新性人才企业。
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品质安宁
在规划上提标增质。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围绕国家和我省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把握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三者联系,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持续擦亮“文明安宁”品牌。
推进产业提质行动。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创新“电子商务+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升安宁特色农业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强村富民行动,积极探索“合作社管资产+下设全资公司管经营”模式,推进形成试点经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厚植生态底色 优化公共服务
全力以赴守住“天空蓝”。强化重点企业监管,积极推进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加大违法排污企业执法力度,确保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以上。坚持不懈做好“水文章”,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计划,加快推进九大治理工程,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持续改善螳螂川流域水质。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完成龙山等100个山体复绿工程,确保矿山修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精准帮扶退役军人、高龄老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强城市相对低收入人群帮扶工作,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金融、法律“六项”帮扶计划。启动不少于4000套的安置房建设,持续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历史文化村?;ず徒ㄉ?,深入挖掘盐铁文化、温泉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安宁特色的文化名片。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安宁市将围绕国家和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的新时代宏伟蓝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续写新辉煌。
?。ㄗ髡呦档嶂行虑彻の?、中共安宁市委书记)